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专家视角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背景下的气象计量建设思考

来源: 作者:王洋 姜明波 杜智涛 江军 时间:2017-12-12 返回

引言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十八以来,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一项改革内容,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党和国家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加速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富国强军的统一,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奠定基础。

2016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军地双方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思考问题,切实把军民融合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过程,并且《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基础领域统筹,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整体支撑能力”,“统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军地气象整体布局。统筹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军民融合长效机制”。

气象计量,军地兼有,既从属于“气象”,又归口于“计量”,涉及的利益小、部门单一,是开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着力点。开展军民融合的气象计量保障对摸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体制机制、资源统筹、政策法规等问题,深入探索理论、管理、实践创新,“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基础领域资源共享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气象计量保障力量的基本构成

1.1国家气象计量机构的构成

目前,我国的气象计量体系采用三级量值溯源体系,建立了大气压力、气象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速、降水和太阳辐射等6种气象要素的量值传递体系,对保证气象量值的单位统一,准确可靠,符合气象观测资料的“代表性”“比较性”“准确性”要求提供保障。已经形成了以国家气象计量站为技术核心,以全国31个省级气象计量机构为主体,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业务管理的覆盖全国的气象计量服务网络,采用统一的国家或部门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国家与省级气象计量机构相互配合,年检定能力可以达到3000余台自动气象站,全国省级气象计量机构工作人员总计约240人。

1.2军队气象计量体系的基本构成

目前,我军已基本建立了军事气象水文计量体系,构建了总部(一级站)——各军兵种气象计量站(二级站)——基层气象台站(使用级)的三级气象计量保障体系,由机关进行业务管理,覆盖了各军兵种系统,按照年度制定的计量工作计划,分批次开展量值传递与溯源工作,军事气象计量能力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我军的气象装备计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2.现行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国家和军队的气象计量建设均是自成体系,体系独立运转,互不干涉,虽然计量检定的覆盖范围、受检率一直在扩大,也存在着资源分散、缺乏统筹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探测装备的计量保障要求,具体如下:

2.1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

国家、军队都有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的气象要素的量值传递体系,各有各的最高传递标准,均是针对气象要素建立相应的量值传递体系,宏观调控和协调机制欠缺,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重复投入和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省级机构和部队二级站位置大部分重叠,大都位于省会城市,并且都是相同或相近计量标准的累加建立,军地计量体系整体布局不合理,资源未能得到统筹利用,军民资源共享的局面尚未形成。

2.2适用的检定规程不一,检定结果互认存在障碍

目前,军事气象计量均采用国军标规定的检定规程,而国家气象计量多采用国家或部门的检定规程,二者在检定结果的互认上存在障碍,使得标准的通用性规范性不强,需要大力开展军民标准通用性整合修订。针对每项标准设置军民通用分析表,从适用范围、主要内容、标准对象军民应用差异、军民技术发展方向等维度分析标准内容在对应军民品上的应用可能,从而得到“可适用军用/可转化为民标”“可与军标/民标整合”及“不适合军用/民用”三种结论,并针对结论给出具体理由、修订方案(如有必要)和军民标准整合方案,促进检定规程、校准方法的一致,促进结果互认与共享。这也契合军民融合标准化的实质。

2.3检定能力有限,量值传递参数较少

目前的气象年检定能力远不能满足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中已经布设的60000余套自动气象站的计量需求。并且军地气象量值传递参数仅局限于常规的温、湿、压、风、雨以及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原有的量值传递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气象观探测网络发展的要求,气象雷达计量技术始终未得到有效突破,能见度仪、大气电场仪、地基微波辐射计等新型观测设备的计量保障能力都尚未形成。

2.4计量检定员额不足,人才难以保留

军地双方都面临着计量检定员额不足,人才难以保留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防和军队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军队使命任务的聚焦,许多军事气象计量保障人员面临着转岗、分流,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军事气象保障能力的保持,亟需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气象计量保障能力的重构。

2.5相对封闭,缺乏技术交流

一是与其他行业之间缺乏交流,我国目前的计量管理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以部门纵向管理为基础的条块分割式管理模式,各行业间力量分散,缺乏互动;二是气象计量军地之间交流贫乏,以前仅局限军地一级站之间进行技术、能力、科研交流,未开展大范围的军地交流活动,部分由于保密的原因,地方气象计量从业人员缺乏对军用气象装备及其计量保障要求的基本了解。

 

3.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下的气象计量建设的几点建议

3.1统筹兼顾,军地互利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军队与地方各有关部门的有效互动和通力合作,统筹军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力量参与,形成长效的军地需求对接、资源共享、规划论证机制,要在顶层设计上,彻底改变传统军事工业中的军民分离型发展模式,消除军地保障资源使用的壁垒,改变和整合条块分割、地域分割、部门分割建设所形成的“烟囱系统”和“孤岛系统”,从国家整体层面上统筹军地资源建设,优化现有资源的规划、布局,加强军地双方技术沟通,优势互补,形成军民一体化的气象计量保障体系,促进基础设施、技术融合、人才、标准的全面融合,实现军地双方计量保障能力的提升。

当前,通过引入“民参军”其资源破解制约装备保障能力瓶颈,是世界各主要大国的通行做法,外军已经与地方机构开展了联合的计量保障建设,以实现最佳的军事计量效益。美国采取私营化或承包的方式来为装备计量提供保障,如美军已经开始将原来由军士完成的测试和校准武器的工作如今已由地方技师接管:如为导弹制导系统维护、修理和校准,以及空军测量标准服务的原军事设施——航空航天导引计量中心,现在已经完全交到承包人手中;还有一些项目在考虑中,包括B-2轰炸机的所有软件维护和F-117战斗机的计量工作,空军还在研究开放其所有精确测量设备实验室的可能性;德军针对测量设备的数量增加、要求提高与缩减成本、精简人员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向现代化经济服务提供商的转型工作。

3.2各有侧重,建立优势

军队非战斗机构的大量精简,气象计量保障,作为气象保障的“保障”,势必面临着职能使命任务的转变,需要从顶层上对军事气象计量保障进行重构,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力度。

军事气象计量保障发展要围绕保障作战,分析新形势下军事行动对气象保障的要求和部队气象装备的特点和规律,突出军事气象计量保障的特点,突出面向战时遂行作战气象计量保障能力要求,开展相应的能力建设。加强便携式气象计量检定装备能力科研,重点发展机动计量保障、现场计量保障能力,满足机动作战计量保障、战时强检要求,进一步明确军事气象计量的特色与地方进行差异化的能力建设发展;确定军民融合气象计量保障边界,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保持实验室计量检定能力,维系军事气象核心计量保障能力,把地方能完成的、非核心的保障任务交由地方保障力量完成;建立军民融合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改变部队按照建制送检的方式,实现按照区域进行就近计量溯源与量值比对;形成计量资源共享目录,试点开展常态化的社会化计量保障;在国家系统建立预备役制度,保证战时有足够的计量人员及设备可以保障军队战时的计量工作正常运行。

3.3军民融合,法规先行

军民标准通用化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是军民共用技术发展的强力牵引,是军民融合政策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军民融合标准化的实质,就是利用标准体系为杠杆,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统一的国家科技和工业的基础,在军民两大体系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抓紧开展军用气象计量规程的整合与修订工作,借助“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使军事计量技术法规融入国家/部门计量技术法规体系,实现技术法规的兼容共用,促进军队和国家的气象计量检定校准业务匹配、协调,有效推进军民融合。

3.4聚焦能力,保障作战

军民融合的气象计量不仅是平时计量融合,更是战时军队气象计量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战争形态下的计量保障能力的强弱是检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效的试金石。需要根据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不断创新气象计量保障模式,提高保障效率,要着眼平战衔接,加强平时与战时、急时之间的平战转换能力探索战时军民融合保障模式的动员机制、任务分工、协调机制、运作方式、法规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建立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军民融合的气象计量保障模式。

4.结束语

随着世界新技术军事革命的推进,军用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军民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深入开展气象计量保障的军民融合,建立军民一体化的气象计量保障体系,将成为未来气象装备计量保障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