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政策公告  > 行业动态

反无人机在陆军地面部队的应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时间:2019-03-22 返回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在作战行动中的出色表现,世界各国军队掀起了新一轮研究使用无人机的热潮。无人机与生俱来的效费比高、伤亡率低的特点,以及其越来越完善的各项技战术性能注定其必将在未来的作战行动中占据一席之地。有矛必有盾,反无人机作战逐渐成为作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陆军地面部队在这场矛与盾的较量中又面临着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呢?

  反无人机作战面临新挑战

  随着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正进一步向智能隐身、高空高速和长航程长航时方向发展,为反无人机作战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陆军地面部队反无人机作战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探测发现愈加困难。当前,无人机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一是向隐形化、小型化方向发展。为有效应对地面防空力量的威胁,降低无人机被地面传感器探测发现的概率,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具备隐形化和小型化能力的无人机逐渐开始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如RQ170“哨兵”“扫描鹰”等无人机都已得到实战应用,此类无人机由于雷达反射面积小、红外特征弱、噪声低,给地面部队的探测发现造成了较大困扰。二是向高空高速、长航程长航时方向发展。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有人驾驶战斗机的使用成本及风险影响,大型高空高速、长航程长航时无人机在战场上已不再是生面孔,其较高的飞行高度、较远的察打距离已超出了多数陆军地面部队的对空探测能力。以RQ-4“全球鹰”以及MQ-9“收割者”为代表的此类无人机当前已成为陆军地面部队面临的最大空中威胁之一。

  判断决策愈加困难。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陆军地面部队在无人机的识别判断上还存在分不清辨不明的固有不足。首先敌我难以识别。出于对无人机使用敌我识别系统的技术难度及高风险的顾虑,目前敌我识别技术在无人机的应用上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除了外形及相关显著标志外,陆军地面部队在战时很难对发现的无人机适时做出敌我判断,特别是大同小异的外形设计、逐步隐身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同一型无人机在不同国家的同时服役等客观条件都给地面部队在解决探测的难题后提出了又一个现实难题。其次威胁程度难以判断。随着模块化设计理念的普及,同一无人机平台在搭载不同设备后即可执行不同任务,即所谓的多任务平台无人机。当这类无人机不显露明显特征时,地面部队即使发现了它们,仅靠其基本的外观信息是无法加以区分辨别的。因此,当空中出现多架次无人机时,地面部队即便及时发现并做出了敌我识别,但仅靠其飞行高度、距离、速度和不确定的外形特征是无法判定其威胁程度的。若无法判断多目标的威胁程度,就无法规划出拦截打击的先后顺序,进而影响有限的反无人机兵力分配,并很可能导致贻误战机。

  拦截打击愈加困难。因受打击手段的限制,陆军地面部队在反无人机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作战能力有短板。随着高空无人机投入战场,尤其是活动在10000米以上的无人机,即便不使用隐身技术,它们大多数时候也是有恃无恐,因为它们的飞行高度除极少部分地面防空力量(S-300/400一类的大型地对空导弹)能达到外,当前大部分地面防空力量的有效射高都拿它们无可奈何;而对于采取隐身化设计、体积较小的无人机,即便被发现了也不好打,因为此类无人机的雷达、红外信号特征非常弱,地面防空火控系统难以稳定跟踪制导。二是作战效费比不高。陆军现有地面防空力量基本上都是以有人驾驶的高价值飞行器为作战对象设计的,对拦截打击无人机这种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飞行器并不具备经济优势。除对一些高空无人机存在“便宜(防空火力)的够不着、够得着的太贵”的情况外,对于一些小型战术无人机,从效费比上也存在着打得着打不起的尴尬情况。随着以激光武器为主的一系列颠覆性武器的列装,这种情况会得到逐步缓解,但短期内并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以灵活多变战术手段区别应对

  无人机威胁贯穿作战整个过程,其对象包括所有参战军兵种,其作战范围几乎涵盖20000米以下的全部空域,同时其自身也存在诸多弱点。因此,陆军地面部队在反无人机作战时应树立整体筹划、融入体系、多法并举的作战思想,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手段区别应对。

  隐真示假、动态部署,提高目标生存能力。从美军最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无人机在战场监视、目标识别攻击和毁伤评估等方面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无人机完成这些任务依赖于其搭载的各类光学、红外和电子侦察设备。为此,陆军地面部队在反无人机作战中应首先考虑实施针对性较强的伪装措施。譬如,对于普通目标,可以大量使用伪装网、雷达角反射器、烟雾发生器和假目标等简易伪装器材,此类器材可有效应对光学及雷达探测;对于高价值目标,除使用以上简易伪装外,还可以实施电子干扰、电子佯动等战术手段,欺骗、迷惑敌方无人机电子侦察。其次,考虑当前智能无人机的应用还不是很普及,大多数无人机还在使用预编程的手段,以交通网为基本依据规划飞行路线,相对缺乏灵活性。为此,陆军地面部队在作战中应注重“动”中求生。将各类目标分散部署,改变以往沿主要交通要道部署的做法,将部队分散部署在相对隐蔽、远离交通要道的地形上,对于指挥所等重要目标,还应实施灵活的战场机动,不给敌方无人机可乘之机。

  提前谋划、先期部署,提高发现预警能力。陆军地面部队应把反无人机作为贯穿整个作战行动的重要一环通盘考虑,在力量的使用上要提前谋划、先期部署和尽早使用,掌握战场主动权。组织准备阶段,地面防空部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应先于其他部队部署展开,阻敌无人机的侦察监视和骚扰破坏,为地面部队提供反无人机掩护。同时,为有效拒止敌方无人机的相关行动,降低其作战效能,地面防空力量应尽可能地部署在相对远离保护目标的地域,并根据相关武器装备的战技术性能、敌方机场的分布位置,以分布式组网的方式有重点地部署在敌无人机最可能的进入方向上。战斗实施阶段,地面防空力量应融入战场联合防空体系,在主要展开方向或地域附近预先部署,对敌各型临空小型侦察无人机进行搜索攻击,保证部队的顺利开进展开;在战斗发起后,地面防空力量应强调机动作战,以伴随掩护的方式为部队提供适时的空中掩护,重点是抗击敌方各类攻击型无人机,保证地面部队的动中对空安全。

  融入体系、灵活多变,提高拦截抗击能力。面对来袭的各型无人机,部队指挥员应树立整体抗击思想,将地面防空力量融入战场联合防空体系中,“联合”抗击,采取灵活多变的抗击手段,扬长避短,力求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譬如发现诸如美军RQ-4“全球鹰”等一类高空高速长航程长航时无人机时,应及时将相关空情报知上级防空网,请求空军战机或大型防空导弹进行抗击;对于发现的中低空小型低速无人机可利用高射机枪、高射炮或便携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抗击;对出现的敌方无人机群可采取车载式防空导弹或弹炮一体武器系统抗击;除采用硬抗击手段外,指挥员还应积极发挥电子对抗部队的作用,对无人机与地面导航控制系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网进行干扰,实现断网拦截;必要时也可以选择在敌无人机的主要来袭方向、可能退出方向以及必经航线等空域设置各类空飘障碍,对敌无人机进行拦截;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配发,还可以利用高能激光武器、微波武器、雷达射频武器等新概念武器进行反无人机设备作战。

  融鼎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无人系统和低空安全 http://www.rdybj.cn 创新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雄厚实力。公司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创新研发经验,与行业内多家军地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和相关军兵种装备部门保持着紧密联系。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