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专家视角

李毅中: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探索实践发展路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18 返回

一、军民融合发展是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是把国防军队建设有机的融合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这样可以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所以这是它的核心要意义。当今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在是围绕着军民融合在探索,虽然国情不同,发展的阶段也不同,但是都是不约而同的走上了科技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我国从建国之初就提出了“军民两用”、“军民兼顾”,确定军民融合,实现富国强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集军民的才智建立了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体系。尤其实现了“两弹一星”,大家记忆犹新,很不容易。同时带动了新材料、新工艺。改革开放初期,确定了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拓展了军民融合的领域,通过实践这十六个字又发展为新的十六个字,“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两头兼顾、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小平同志那一代提出的口号。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我们军民融合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军民融合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十八大作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统一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动全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把健全国防工业体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溶度审核发展格局。把国家的意志和党的主张变成了我们“十三五”的规划。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20167月份,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专门对军民融合做了“十三五”规划。特别是20171月份,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实现了中央对军民融合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央专门成立委员会,可见军民融合的重要性。

 

十八大这五年来,我们回顾一下,军民融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比如载人飞船、重载火箭、远程导弹,在航空方面的歼击机、轰炸机、武装直升机、海军方面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新型雷达以及陆军方面的先进的坦克、火炮等武器研制生产,装备部队。从材料零部件、元器件、整机到技术服务,我们军工企业、民营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一系列报道我们国防建设取得的成效,网民都很自豪,很受鼓舞。另一方面国防和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也大幅度提高了,比如北斗卫星导航、深海探测、超高速计算机、光显通讯、气象保障、无人机、核电、精密制造等等硕果累累,其中很多是国防军事技术向民用转移,带动了经济发展。国防科技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孵化器。

 

 

二、深刻理解军民深度融合的内涵,积极探索实现路径

 

军民融合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怎么来实现?

 

1、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战略,它的内涵很丰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现在已经是初步融合了,但是要向深度融合过渡。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国防建设反过来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军民融合包括六个体系:

 

第一个是基础领域资源共建共享体系。资源的共建共享,比如陆海空交通运输网络,比如信息基础设施,比如质量标准,比如测试和计量基础体系,这些都属于基础设施,要军民两用。当然,军事上有它特殊的地方,当然更多的要军民两用。

 

第二个体系是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要深化国防工业体制改革,这个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现在基本是理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工业的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质量,要推动工业基础军民一体化,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向高端发展,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深入推进民口企业能够进入军工领域,建立现代国防工业体系,自身的改革和民口企业进入军工领域。

 

第三个体系是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重大科技项目要协同协作,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使创新的成果能够双向转移、双向转化,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十六项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大约有接近一半是国防项目,据我了解,这些国防科技专项有大量民口企业、民口科技参加。

 

第四个体系是军地人才资源开发共用体系。人才培养上依托国民教育来培育军事人才,我们军事人才不一定都是军事教育,国民体系培养大量优秀的军事人才。比如从大学招收国防生,一年1万多人优秀的毕业生。完善军事专业人才的评价管理,运用军队教育资源培养民用人才,深化军队退役人才的资源开发利用。在培养军事人才方面也是双向的,军民人才互相交流。

 

第五是体系统筹军队保障社会化体系。军队的后勤保障高效利用推动社会资源。推动军队有自我保障、自身体系逐渐向购买服务和依托社会保障转变。尤其在西方国家非常明确,我们也逐步向这方面发展,像物流、运输、医疗、被褥、服装不一定都军工企业生产,要购买社会服务。

 

第六个体系是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国家动员应急管理,一旦有战事全民动员,增强应急、应战专业能力,重要物资的联合储备、人民防空、边防、海防安全合作等等,军民融合的内容很广泛,我学习了中央有关文件,我觉得这六个体系能概括军民融合的内涵。

 

达成军民融合目标,六个体系都很重要。搞经济的认为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军之基。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强大的军事,这句话不过分。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国家的四大战略在军民融合上交汇互动。军民融合,就要把国防科技工业更深的植根于国家大工业体系中。

 

2、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是军民融合的发展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装备水平,增强各方实力是衡量军民融合水平重要标志,加快研发研制陆、海、空、天系列先进武器装备,进一步提升武器装备水平,增强国防实力。

 

一要加强产业统筹,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国防工业体系,在规划、资源、制度标准、科技双向转移、人才培养等等这五个方面军民要融为一体,通盘谋划。

 

二是打破行业封闭,不仅是军工和民用的行业封闭,而且军工里还分行业,要打破行业的封闭。推进军工科技院所分类改革,军工企业专业化程度,健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采购等管理制度扩大社会资本,引导优势的民营企业进入。武器采购可以委托有资信的民营企业。

 

三要推进国家工业强基,国防工业科技强基和智能制造突破制造瓶颈,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的自主化、国产化。军民协同攻关。

 

四要吸纳利用民间先进技术,调整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装备承制资格制度,进入军工领域要有资质,但是这个资质要定的合理,要向民营企业开放,包括技术标准和资历资质都要更加开放,调整完善,改进对军品支持政策,注意保护知识产权,民营技术进来了有它自己知识产权,要尊重和保护,给人家适当的回报。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

 

3、推进军民深度融合抓紧“十三五”关键期。民参军、军转民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部署了几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21个军民融合重大的示范项目,其中不少属于工业领域,电池频谱领域,一体化工业信电仿真平台、网络空间战略预警与积极防御,军民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国家核安全与核应急能力建设等等,一大批项目都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

 

第二个任务是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现在我们在规划2030年的重大科技专项,其中就有航海、航空发动机,这是去年确定的项目。航空发动机很多用的还是GE的、俄罗斯的,现在要加快研制航空、航海发动机。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网络信息系统,这些前瞻性领域立项。另外智慧海洋、火星探测、“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这些工程也在推进。

 

第三,“十三五”明确了科技国防工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包括海工装备、高科技船舶、无人化装备、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芯片、大飞机和通用航空装备以及特种新型材料等等这都是军工技术向民间,向国民经济转化、转移。“十三五”期间,这几个事情要抓紧。

 

 

三、要务实的抓好两个示范

 

“两个示范”一是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个是重大示范项目。

 

先说示范区,要选择地位重要,需求明确,要素聚集、实践丰富的地区先行先试一批国家级的国民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实行的路径模式推广。同时也鼓励支持各个地区、领域、行业因地制宜的开展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前面讲的是国家级的,我们也鼓励地方去创新。

 

另外一个示范就是重大示范项目。军地联合推出的项目要充分的论证,落实技术、资源、市场、资金,明确时间进度,也要防止盲目。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其中有一个板块是军民融合板块。到目前为止,全国经工信部认定的有32个国家级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这32个基地遍布22个省市区,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航空航天、兵器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等。多年以来,规模持续的扩大,效益逐步的提升,技术创新转化的成果逐渐显现。可以总结一下经验,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军民融合示范区的参考:

 

一是推动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园区内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国民经济和武器装备生产两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西安航天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航天航空制造、卫星应用、新能源、信息技术四大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再比如昆明军民融合示范基地,自主研发的主动式OLED显示屏,这个显示技术已经产业化,而且应用范围涉及到国防、消防、工业检测、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电视机上。

 

二是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化,规模化继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比如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围绕着主导产业引进、整合了上下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链,研发、设计、生产、服务都有。比如广东湛江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以船舶修造为核心,逐渐形成了钢铁新材料、装备制造、航天应用等延伸产业链。又比如湖南株洲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它开始是搞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现在已经整合成发动机制造、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链。

 

三是助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基地内的军工企业掌握高新技术向民用转化,以及民口企业参加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促进了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的交汇融合。

 

例如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包含了北斗地基增强网、重型燃气轮机(用在船舶上的)、豪华游轮等高端领域。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的规模达到了一年3800亿,占上海工业产值的11.2%。再比如陕西省,去年军民融合产业收入达到2476亿元,占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的12.5%。上海和陕西是两个典型,军民融合产业都占了工业的十分之一强。比如四川绵阳,这是有名的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很快,去年仅地级市的军民融合产业收入就达到1370亿。刚才讲上海跟陕西大概是3000多亿左右,绵阳市一个市就是1370亿,大概占了上海和陕西的40%,绵阳市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滨州市军民融合产业可能比绵阳市还有点差距。

 

自从中央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以来,各地组建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在9月份,媒体报道就有一批产业园动工了,比如北京市与海军合作组建蓝鲸军民融合产业园,山东潍坊航空发动机为主要产业的园区开始动工了,兰州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产业园区,广东佛山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示范区,长沙和中航合作卫星产业园区等等。

 

山东是经济大省,加快军民融合具有优势。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一个典型是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这是国家级的。积极推进海洋开发、舰船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共有120个项目投资1000亿元,青岛古镇口搞的不错。

 

滨州军民融合产业园依托中国兵器、清华大学先进技术,通过科技孵化器,校、企、园、军合作平台加速成果转化,联动金融资源组建多层次的投资体系,选择了建设军民两用的一些项目。比如燃料电池,民用的燃料电池技术比军用的技术高一筹,这就体现了民参军,我们民用技术参加到军用技术里,而且燃料电池不仅是将来用在汽车上,还用在无人机上,用在国防建设上,这也是民参军,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军民融合。比如碳纤维、碳化硅符合高分子材料、氢型材料不仅可以用在动车组,还可以用在汽车上,用在飞机上,用在军事装备上,这也是军民融合。比如还有氮化铝、半导体材料在军事上用很广。还有用于海洋工业防火结构树脂,不仅可以用在海洋工程,还可以用在军建的管道上防火阻拦。

 

军民融合不要一拥而起,有一些是单独军用的,有些是单独民用的,不一定挂军民融合的金字招牌。什么是军民融合呢?我们讲六个体系,具体工业园区在产品和技术上必须具备,或者是民参军,或者是军转民,最好是都有,符合这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军民融合,这一点滨州搞的很好。这样不仅支持了国防建设,也带动了滨州市的经济发展。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