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法规标准  > 行业标准

标准国际化常识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1-17 返回
一、什么是国际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指在国际范围内由众多的国家或组织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旨在研究、制定并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协调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化活动,研讨和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

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一)国际标准化是国际范围内的标准化活动,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和区域范围内开展的标准化活动。
(二)国际标准化是由众多的国家或组织共同参与的多边标准化活动,不是单边或双边的标准化活动。
(三)国际标准化是有组织、有章程开展的标准化活动。
(四)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制定并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协调各国、各地区的标准化活动;研讨和交流有关标准化事宜。

二、如何采用国际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是指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或修改转化为我国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布。我国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分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等同采用是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相同,或者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是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不包括只保留国际标准中少量或者不重要条款的情况。

三、如何提交国际标准项目提案?
在我国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ISO/IEC的国家成员有权向ISO和IEC提交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提案。我国任何机构均可申请制定国际标准项目,申请制时应查清申报项目所属的ISO或IEC的TC或SC、是否与现有国际标准重复或冲突、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等相关信息,填写《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申请表》和ISO Form 4-New work item proposal或IEC Form NP-New work item proposal(中英文),经相关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后统一向ISO和IEC相关技术机构提交申请。无相关国内技术对口单位的,应直接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查。

四、国际标准制修订流程
(一)预阶段,形成预工作项目(PWI)。
(二)提案阶段,形成新工作项目提案(NP)。
(三)准备阶段,形成工作草案(WD)。
(四)委员会阶段,形成委员会草案(CD)。
(五)询问阶段,形成询问草案(ISO/DIS、IEC/CDV) 。
(六)批准阶段,形成最终国际标准草案(FDS)。
(七)出版阶段,形成正式的国际标准(IS)。
标准的维护,对标准进行定期复审,确定修改/修订或撤销。

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要组织开展国际标准的研究和采标适用性分析,紧密跟踪国际标准动态,及时提出采标项目建议,开展采标验证,确保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应在跟踪研究国际标准的同时,及时主动将有关信息反馈给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有关单位。

五、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路径
对企业而言,就是要在确保企业范围内标准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支持企业高新技术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促使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目标如期实现。因此,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第一,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态势,重点跟踪和掌握其核心动向。有效跟踪研究国际标准,掌握其核心动向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对国际先进标准的跟踪分析,实现对某一专业技术领域标准动向(转化、替代、废除等)的完全掌握,扩大全球标准和技术动态的视野,为技术项目的引进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为成套引进技术项目及其技术标准文件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积极、实质参与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和活动。首先,向相应ISO、IEC等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提出参与有关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申请,获取实质性参与或参加相关国际会议的通行证。在此基础上,对需要制定的国际标准、制修订中的国际标准以及实施中的国际标准,及时提出意见和议案,反映企业的想法和国家的要求。通过参加讨论国际标准的技术会议,最终获取有关国际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发展动向的资料,指导企业产品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第三,跟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把企业特色优势技术标准推向国际。以国际化为目标、市场为动力、产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信息化为手段,通过跟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产业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重点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有效采用国际标准,达到提高企业技术标准整体水平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产品和技术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
第四,不局限于仅仅采纳外国的技术,更要把自己的技术和品牌推出去。好的思路不仅可以在国内自己搞,还应该拿到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把中国的技术变成国际技术来影响世界。以中国的高铁技术为例,已经实现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永磁牵引系统产业化小规模批量生产。这样做,对于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工作中,集中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重点争取制定具有自主创新技术、能够产业化、直接影响国际经济利益的国际标准。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反映企业乃至国家的技术要求,确保企业相关领域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企业应高度重视标准这一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将国际标准化工作放在战略高度给予充分重视,使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企业应在制定“国际标准”过程中积极参与、把握主动权,推动我国与国际先进标准体系的高度接轨,努力将以我为主制定的国际标准比例大幅提升,被其他国家事实采标和作为国际贸易依据的比例显著提高,真正实现“标准”在手,“走出去”心不慌。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主办单位: 中关村融鼎军民融合智能装备协会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116号嘉豪国际中心D座2层 邮编: 100097
电话总机:010-58930618    传真:58930618    E-mail:znzx2017@163.com    www.zgcrd.org.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 6060 335

官方微信公众号